貴州周邊環境相鄰影響房屋檢測
建筑物相鄰影響檢測方案
本次檢測工作主要包括五個階段,分別為:施工前檢測、基坑開挖前檢測、±0.000以下檢測、主體結構封頂前檢測、影響源消除后檢測。具體內容如下:
1、施工前檢測
(1)調查房屋圖紙資料及建造、改建和使用歷史;
(2)調查并確認房屋基本結構體系,分析結構薄弱環節;
(3)檢測房屋沉降、水平位移及傾斜,應重復測量不少于2次,取其平均值作為監測初始值;
(4)檢測并記錄房屋已有完損狀況;
(5)調查基坑工程施工進度安排等,分析施工可能對房屋造成的影響;
(6)提交施工前檢測報告。
2、基坑開挖前檢測
(1)復核并記錄房屋沉降、傾斜變形情況;
(2)復核并記錄房屋損傷狀況;
(3)分析相鄰工程施工對房屋的影響程度;
(4)對損傷提出處理措施建議。
3、±0.000以下檢測
(1)復核并記錄房屋沉降、傾斜變形情況;
(2)復核并記錄房屋損傷狀況;
(3)分析相鄰工程施工對房屋的影響程度;
(4)對損傷提出處理措施建議
4、主體結構封頂前檢測
(1)復核并記錄房屋沉降、傾斜變形情況;
(2)復核并記錄房屋損傷狀況;
(3)分析相鄰工程施工對房屋的影響程度;
(4)對損傷提出處理措施建議
5、影響源消除后檢測
(1)復核檢測房屋沉降、傾斜變形情況;
(2)復核并記錄房屋損傷狀況;
(3)總結裂縫、沉降、傾斜的監測情況;
(4)分析相鄰工程施工對房屋的影響程度;
(5)對損傷提出處理措施建議;
(6)提交檢測與監測總結報告。
七、檢測方法及手段
1、房屋結構完損狀況的檢測
對周邊房屋結構構件的開裂和鋼筋銹蝕、混凝土剝落、磚墻的開裂和風化等損傷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主要工作內容有:磚墻開裂情況的檢測、混凝土梁板構件開裂情況的檢測等。采用文字、圖表、照片等方法,詳細記錄房屋建筑構件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以便與開工前的房屋檢測成果進行對比,指出發生變化的部位及變化情況。
1)磚墻開裂情況的檢測:裂縫用裂縫寬度觀測儀或裂縫寬度標尺測量,描述主要構件的裂縫狀況;
2)混凝土梁板構件開裂情況的檢測:裂縫用裂縫寬度觀測儀或裂縫寬度標尺測量,并詳細記錄;
通過以上損傷狀況的檢測,詳細記錄周邊各房屋的損傷情況、損傷部位和損傷范圍及房屋損傷分布,分析房屋損傷發展趨勢。
3)本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措施:
(1)甲方:房屋檢測工作的總體協調部門,與委托方、居委會及物業等單位協調,會同房屋檢測單位人員及居委會人員做好入戶檢測的見證工作。
(2)房屋檢測單位:我單位所委派的入戶檢測人員客觀公正地進行檢測,同時具備較強的溝通及協調能力。嚴格按照維穩辦公室和業主的要求開展檢測工作。
(3)居委會:協調入戶檢測,做好入戶檢測的見證工作。
(4)物業:積極配合委托方向房屋檢測單位提供被檢測房屋的圖紙及維修記錄等相關資料。
(5)被檢測房屋的業主:配合房屋檢測單位開展現場調查和檢測工作,提供入室檢測的便利,并做好現場檢查記錄的確認工作。
2、房屋變形檢測監測
本次房屋變形檢測監測主要包括房屋整體傾斜和沉降檢測監測兩項,分為初始檢測、過程中監測和**終復測。
**階段為初始檢測,主要包括根據現場實際條件和距離基坑的距離,對房屋整體傾斜、房屋沉降布置監測點,并對上述監測內容設置初始值,根據房屋的結構特點和影響因素,確定房屋報警值等,為后續檢測監測工作提供基本依據。
階段至第四階段為施工過程中的監測,根據初始檢測時設置的監測點及初始值,通過對沉降和傾斜情況進行監測,判斷房屋在施工過程中的變形發展趨勢,對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監測速報的方式提交。(監測頻率暫定為2次/月,若該項工作業主委托基坑監測單位實施,則基坑監測單位每月于月中及月底向我單位提供監測速報,若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傾斜及沉降速率變化過快或突發情況時應立即同告知我單位。
第五階段為施工結束后的復測,測量計算房屋垂直位移、傾斜的累計總值,通過對施工過程中房屋監測數據的總結分析,對房屋受相鄰施工的影響作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
貴陽市、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黔東南、黔西南、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