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一直居于第3位。 2016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GDP)6700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產業增加值4929.1億元,增長3.9%;產業增加值30410.0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31669.0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結構為7.3:45.4:47.3。人均生產總值67706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0193美元
在山東的許多地區,地方zf支持招商引資,并且給予入駐當地園區企業非常高額的稅收優惠政策獎勵。例如在咱們的園區,對于一些優質有shuishou潛力的企業,園區財政獎勵返還企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的50%-80%。這個比例并不只是針對一個稅種,而是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兩大稅種同時返還,更為主要的是這樣的政策還是總部經濟形式,不需要企業到當地實體辦公,只有成立在當地把稅收放在當地即可享受,當地提供免費的注冊地址及場地,所有工商及稅務事宜均有專業人員代辦,不影響主體公司正常經營。
在越來越嚴格的稅收大環境下,以往傳統的節稅手段多不可取了,尤其是jinxiang少的企業,一旦發生xukai發票的事情,不但容易讓企業上稅務部門的風控名單,更是要擔負法律責任的。所以以總部經濟為主的各類園區、工業園、自貿區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大多數企業都會選擇這種更加安全可靠,合理合法的籌劃方式。選擇合適的園區不但能夠提高企業的實際利潤,更可以優化企業的稅務結構,讓企業更安全的享受到政府的稅收扶持和獎勵計劃。
特別是某些行業的經營成本無法在繳納所得稅前作為成本扣除,導致企業利潤虛高,對此可以利用地區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成立業務相關的新公司或者開設分公司,對業務和利潤進行分流,以此享受到政府帶來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般來說,現在很多園區都會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進行不同程度的優惠和減免,但是都是通過“先征后獎”的形式,也就是企業入駐園區后,先正常履行納稅義務,這筆稅收出去固定比例上交國家的部分,剩下的會以財政收入的形式進入當地的財政系統。當地政府就會通過園區,將當地留存的稅收按比例再獎勵給對稅收做出貢獻的相關企業,實現政府對企業的財政扶持,這部分獎勵以非營業性收入進入企業,實質上也相當于企業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通過入駐園區,企業或者公司可以選擇成立業務相關的新公司,或者直接開設獨立核算的分公司。園區對于正常納稅的企業,增值稅按照當地留存的50%--80%進行扶持,企業所得稅按照當地留存的50%--80%進行扶持,特別是一些納稅大戶,園區將采取“一戶一議”的政策,進行更高比例的扶持。
而小規模納稅人或一般納稅人的個人獨資企業,可以向園區申請稅率核定,直接對開票額進行核定征收,這樣能夠獲得更大的優惠空間,申請后綜合稅率為 3%左右,小規模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0.5%-2.1%,相當于500萬開票額僅僅需要繳納所得稅7.5萬元左右
通過園區入駐,企業可以合理合法安全節稅,既避免了稅務風控的風險,又獲得了大額扶持,節省了經營成本,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