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古琴考級熱的升溫和古琴素質教育的提倡,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學習民族樂器,而學習古琴的人數又居各種民族樂器之**。這為古琴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也讓復雅古琴社這些古琴的普及者感到十分欣慰。
但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如何讓學生從內心接受和喜歡古琴,盡快地掌握古琴的彈奏技巧,是大多數老師和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賢風吟古琴研究院在這里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感受,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
一、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好古琴的基礎
興趣是**的老師。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于學識,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又趕不上醉心于它、以它為樂的人。推而廣之,學古琴也是一樣。
二、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學好古琴的關鍵
賢風吟古琴研究院認為,任何一門學科想要進步都需要技術。學習古琴也不例外,對于初學者,掌握正確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是錯誤的演奏方法,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嚴重地影響訓練和表演水平的提高。
三、豐富的表現力是學好古琴的必要條件
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的古琴表演者往往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人身臨其境,情景交融,塑造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如何提高音樂表現力?
賢風吟古琴研究院以為,**先要有正確的古琴演奏技法,對于音準和節奏的正確把握以及左手吟猱綽注等技巧運用。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聽辯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入表演者對樂曲的理解,對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樂曲所表達內容的了解,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再者,豐富的表現力還要求表演者應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做到舉手投足都給人以美感,因為古琴表演是視聽藝術,觀眾不只要聽覺的享受,還要有視覺的美感。賢風吟古琴研究院認為,古琴不同于古箏,需要表現得是士大夫階級的端莊、穩重、優雅、所以切不可以手舞足蹈,群魔亂舞。
四、合理安排練琴時間是學習古琴的重要**
在教學中,賢風吟古琴研究院也聽到過許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同時學琴,悟性也差不多,為什么別人能彈六級的曲子并且彈的很好,而自己的孩子剛彈到五級,還不太熟練。據賢風吟古琴研究院觀察,其實這就和孩子練琴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有很大關系。
一般初學者,要求每天練琴一個小時以上,可有的孩子一星期也練不到兩個小時,彈的好壞可想而知。現在孩子課業負擔重是現實問題。但賢風吟古琴研究院認為孩子學琴慢和家長沒有很好地監督有很大的關系。家長應該給孩子制定科學的練琴時間,做到學習和彈琴兩者兼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