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球定義:
含有12%以上的鉻,而能抵抗化學物質侵害的鋼球稱之為不銹鋼球。
不銹鋼球原理:
不銹鋼球不是不會生銹,而是不易生銹。其原理是借著鉻無素的添加,在鋼材的表面形成一層組織致密的氧化鉻層,可以有效的阻隔鋼材與空氣的再接觸,使空氣中的氧無法進入鋼球內,而達到防止鋼球生銹的效果。
不銹鋼球化學元素對其性能影響 :
特別是不銹鋼球,因其材質多樣(201、202、301、302、303、304、316、316L、420、440等),種類也很多,但各種材質都離不開鉻/鎳等元素,而且這兩種元素是不銹鋼材質的**主要元素。那么這些元素對不銹鋼球的性能有哪些影響呢?下面我們來看下:
1、鉻、鎳兩元素相配合組成鉻鎳不銹鋼,是一種較好的不銹鋼。
在此種不銹鋼中加入大量鎳是為了得到單一的奧氏體組織,從而提高其耐蝕性和工藝性。在常溫和低溫下有很強的塑性和韌性,不具磁性,有較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
(1)鉻對不銹鋼球的耐蝕性能起主要作用
鉻是決定不銹鋼球抗腐蝕性能的主要元素,因為鋼中含鉻就能使不銹鋼球在氧化介質中產生鈍化現象,即在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膜,在這層膜內富集了鉻。鋼中含鉻量愈高,抗腐蝕性能就愈強。此外,鉻對鋼的機械性能和工藝性能都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
(2)鎳對不銹鋼球的影響
只有在它與鉻配合時才能充分表現出來。鎳是形成奧氏體的合金元素,當鎳與鉻配合使用時,即可使金相組織由單相的鐵素體變為奧氏體和鐵素體雙相組織,經過熱處理,可以提高強度,從而使其具有更強的不銹耐蝕性和良好的形變性能。
2、其它元素/雜質對性能的影響
當含碳量介于0.1%~0.3%之間時,在退火后,碳將以石墨狀態在晶格間界上析出,破壞了晶粒間的結合力,強烈地降低鎳的強度和塑性,使加工變形產生困難。
另外碳與鉻有很強的親合力,能形成一系列碳化物。鋼中的含碳量愈高,形成的碳化鉻愈多,固溶體中含鉻量就相對減少,鋼的耐腐蝕性能就會降低。
硫是有害的雜質,硫與鎳形成Ni3S2化合物,Ni3S2與鎳在625℃形成低熔點共晶,分布在晶粒間界上,當熱變形溫度超過共晶熔點時,即沿晶粒間界開裂,產生所謂"熱脆"現象。鎳在常溫時與硫生成的Ni3S2能引起冷脆。
由此可見鉻/鎳在不銹鋼材料中的重要作用,沒有了它們不銹鋼就不是不銹鋼了!
|